
赵本山是不是艺术家
提起赵本山,上至古稀的老人,下至稚嫩的孩童都不会陌生。他的《卖拐》、《卖车》、《相亲》等小品,他的《马大帅》、《刘老根》等电视剧,以及他今年主演的贺岁片《叶落归根》,都给观众留下诸多欢声笑语,也留下诸多沉思和慨叹。这位东北土生土长的艺术奇才被誉为“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余秋雨在“赵本山小品艺术研讨会”上提到:“赵本山是脚踩大地的艺术家,他和他所代表的喜剧小品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文化成果,这个成果和人民的享受紧紧连在一起。”之后,关于赵本山是不是艺术家的争论也蔓延开来。
有人说赵本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而且他的与众不同是,他是从泥土里走出来的艺术家。他始终没有忘记提醒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的那些作品都取材于农村,源于真实的生活,加之他自身的表演天赋,因而成就了他艺术家的地位。相反,一些人觉得赵本山的作品纯属于无理取闹,为的是赢得观众的掌声。他们还提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间艺人若可以被称为艺术家,那么是不是会背几段评书段子就是国学大师了呢?”因而这些人觉得赵本山的作品夸大了农民的愚昧与无知,他只能称得上是“民间艺人”。
那么,赵本山究竟是不是艺术家?本人的观点:是,绝对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艺术”的解释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音乐、曲艺、舞蹈、电影等。对“艺术家”的解释是:从事艺术创作或表演有一定成就的人。从这些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赵本山完全符合艺术家的条件,他既有表演能力,又有创作能力,而且他的作品都取得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的一致认可。2002年春,赵本山第一次执导的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1套播出后,收视率空前高涨,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自幼就是孤儿的赵本山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关注着农村的发展、变革,他尽力要用艺术的细节来描述现实的生活,因而他的电视剧作品能够脍炙人口,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1990年开始,除了1994年之外,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少不了赵本山的身影。他就是在舞台上走上两遭,对着观众笑一笑,就能让观众捧腹大笑。春节晚会,少了赵本山的出场,就是那么不得劲,这正是赵本山的人物魅力和表演魅力之所在。如若还有人觉得赵本山不是艺术家,只能称得上是“民间艺人”,那么,我琢磨着诺大一个中国,也就没有几人能称得上艺术家了。如果他们认为赵本山的文化水平低而难入艺术家圈的话,我觉得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状元爷,并不是所有的将军都受过军校教育。人家许世友也没念几年书,但人家照样是上将,而且是青史留名的伟大革命家。
赵本山不仅仅是艺术家,而且是中国稀缺的艺术家,若多出来几个赵本山,农村的社会状况会揭示得更加深刻,而只有把农村的文化与城市的文化进行融合,相互补充,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上的统一。《叶落归根》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变幻莫测,信任和尊重的重要,更让我坚定了认定赵本山是位不折不扣的艺术家的信念。当然,期待着赵叔叔有更多的作品面世,让观众从嬉笑怒骂的舞台表演或剧情创作中得到更多的启迪。
﹙2007-7-27,于郑州﹚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