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从全民皆商到全民皆股

有感于从全民皆商到全民皆股

重金杂文2025-05-20 22:39:43
据最新报道: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已经突破18万亿大关,截止到5月25日,两市已经有两家公司的市值超过万亿,达到千亿级的公司有21家。2007年5月28日沪深股市继续上涨,石化、奥运、有色金属、地产等板块

据最新报道: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已经突破18万亿大关,截止到5月25日,两市已经有两家公司的市值超过万亿,达到千亿级的公司有21家。
2007年5月28日沪深股市继续上涨,石化、奥运、有色金属、地产等板块轮番上涨,个股出现普涨格局,1400多只股票中,仅200只左右出现下跌,涨停的股票高达60多只。收盘时,上证指数大涨92.33点,收于4272.11点,深证成指大涨345.21点,收于13026.66点,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成交金额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3944.6亿元,比上一个交易日放大了近600亿元。
2007年5月28日可能是中国证券市场值得纪念的一天,沪深股市账户总数可能会突破1亿。据统计,截至上周五,沪深股市的帐户总数达到9982万户,离1亿大关只差28万户。从今年4月13号以来,每天的新增开户数基本都保持在35万的水平上,其中的最低数都在28万户以上。可以预计,加上今天的开户数,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可能将突破1亿大关。2006年以来,沪、深两市股价大涨,基金获利也丰厚,据统计,一年来开放型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过121.4%。
随着股市的大涨,股市的财富效应带来的全民皆股,有关股市的风险、泡沫的议论更是闹得是沸沸扬扬,股市是涨也忧跌也忧,不涨不跌则更忧。
股市有风险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正如小孩子学走路要摔跤一样是常识,但是似乎天下没有人因为走路要摔跤而没有学走路,相信,如果天下人都因为股市有风险而拒绝入市,因为做生意有风险而拒绝经商,显然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这么多精彩了。
牛市至今,点数的上升,一次次打破了人们的心理极限,让善良的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不管人们是如何地在担忧,股市似乎有自己的步伐,如果不会出现政策性强制打压,相信股市会按自己的规律该升就升、该降就降。
有一个问题摆在人们面前,现在的股市大涨,全民皆股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十多年前,全民皆商的历程。相信大部分人都还清晰地记得在中国改期开放过程中,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曾经出现的全民皆商的高潮。那时企业、机关、个人全民经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到处都有总经理。
笔者当时在人民法院经济庭工作,曾亲身参与了退烧后的善后事宜处理,看一下我们服务的对象就知道那时的高烧是有多么的厉害了,从财政局、税务局、保险公司、基金及种类有钱的机构都无一例外地都有大量(当然至少都是以千万为基本计算单位)的“信贷”资金借贷在外收不回来,银行更是不用说了,似乎那时借银行的钱是不用还的。
笔者于1997到银行工作,到了银行后看到的情况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触目惊心”,我形容当时的信贷部是“用麻袋装人民币,一麻袋麻袋往银行大门外扔。”那里的银行为了“拉架子、长个子”是主动拉笼别人来贷款,根本就不考虑风险存在。
毫不客气地说,那场经商高潮带给我们的是百分之百的泡沫经济,纯经济学的角度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一场“高烧”,但是最后还是中央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平稳地让虚涨的经济得以软着陆,高烧后中国的经济开始全面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银行也开始全面清理不良资产,同时加强对信贷资金的风险管理,特别强化了责任管理,银行的经营状况很快就得到了改善。
不知道历史学家与经济学家将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笔者只能谈谈看个人的体验和观点,发生在上个世界九十年代的经济过热,为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深入完成了如下使命:
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向市场经济临门一脚的突围和冲锋,对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二、通过全民经商彻底改变、扭转了数千年来中国轻商、厌商、恶商的顽固观念,在观念上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中国经济没有崩溃,付出任何代价都值。
三、这次经济过热无意中完成了国家积累向民间资本转移的历史使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资本条件,无意中完成了从国家财富向藏富于民、还富于民的革命性过渡,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自由资本,只是这种方式谁也没有预料到,而历史往往就是如此。
四、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设控、引导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教训,很难想像如果没有那次高烧,中国的市场经济会不会有现在这么的理性。
面对这次股市的大涨,中央政府表现出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冷静与专业,不再是用简单的手段直接干预市场,而是通过调控手段引导、影响市场,从政策层面的信息来看,更多的正面与积极的心态应对这次牛市以及可能到来的熊市,正面的意义最大化,负面的作用最小化。相信,这才是对股市大涨的最理性的选择。
通过这次股市的涨同样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一、改变中国人重积累轻投资的观念,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社会正由穷人社会向富人社会过渡,老百姓可以通过投资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二、政策必须服从市场、服从经济的规律,而不是让市场服从政府、让规律服从政府;
三、为政府积累如此庞大的市场的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调控能力,实践证明中国有中国的发展道路,西方的经验和模式大都不适合中国,根本无法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来规划设计中国的经济,我们只能在实践的基础探索和寻求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四、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健康规范的资本市场,中国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找到归宿感。
世界上不缺好事与坏事,也没有绝对的好事与坏事,但是在任何时候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力量。股市有涨必有跌,涨与跌的结果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涨跌中得到了什么?

邱旭瑜律师(天上的虫子)
2007年5月29日12时于深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