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

播撒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

媚外散文2025-05-03 21:48:27
继守江山图报恩,爱心万里又长征;红军小学红军建,一砖一瓦更是情;红色种子心田播,红色基因永传承;教育后代树根本,振兴中华有来人。12月7日,宜宾市兴文县红渔小学红旗飘飘,红歌嘹亮,孩子们身着红军服装,

继守江山图报恩,爱心万里又长征;红军小学红军建,一砖一瓦更是情;红色种子心田播,红色基因永传承;教育后代树根本,振兴中华有来人。12月7日,宜宾市兴文县红渔小学红旗飘飘,红歌嘹亮,孩子们身着红军服装,一派喜气洋洋,“四川宜宾兴文红军岩红军小学授牌授旗仪式”在这里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司令员、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赵兴发,将“红军小学”的校牌亲手送到学校负责人手中,这标志着宜宾唯一的一所也是苗族聚居县唯一一所红军小学正式落户兴文县。有幸代表老科协教育学组参加授牌仪式,感受颇深。老红军的后代们为什么要发起在全国建100所红军小学的倡议并多方努力逐一实现目标?
建立红军小学,既是为了表达后来人对以红军为代表的革命前辈的怀念和敬重,也是为了引导和教育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们要懂得饮水思源,不忘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播撒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将来真正成为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兴文这片热土曾经是红军长征经过战斗过的地方,红军岩就是当年红军的一位医生为了给苗族妇女治病,被民团追逼于大岩湾边跳岩牺牲的。1935年中央留下红军川南游击队(后改名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为了牵制敌人配合主力红军北上,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与敌人周旋,经历了大小战斗一百余次,中央红军留下的一百多名干部战士,其中师级干部六名,徐策,戴元怀,余泽鸿,刘干臣等都先后壮烈牺牲,我曾在一篇《忠魂异域六将军》的文章里,详细记说了他们牺牲的经过。红军游击队的将士们血染川滇黔边区,边区的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极大的牺牲。红渔这个地方原名落柏林,是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之一,川南特委1936年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重振旗鼓,继续战斗;侦察参谋金燧就是这里人,纵队失败后他带领古宋支队一直坚持战斗到1947年被反动派杀害时年28岁!这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
兴文被批准为革命老区待遇县,这是当之无愧的,革命纪念馆里有许多历史记载。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最后一任政委,司令员刘复初就是兴文人,还有老红军前卫生部长王兵也是兴文人,他们为革命战斗了一生,奉献了一切,功载史册,名垂千古。他们把骨灰也送回家乡埋葬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
红色文化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革命传统教育应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红军小学把红色教育作为突出的教育特色,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唱红歌、参观革命历史遗迹、缅怀先辈革命业绩、体验革命先辈生活、讲述革命斗争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山区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办好红军小学创建有品味的知名学校辐射和带动周边学校,这就是建红军小学的目的。
宜宾第一所红军小学在兴文县建成,将在全市范围内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使兴文县石海镇周边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必将使光荣而伟大的红军精神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兴文县将以红军岩红军小学的建成使用为契机,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让伟大的红军精神在兴文这片红色热土、在戎州大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