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偎那片阳光

依偎那片阳光

威憺散文2025-04-13 07:25:16
前不久,参观一个普通的画展,一幅普通的国画,让我接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精神洗礼。画中的老者目光刚毅、慈善,精神矍铄,饱经沧桑的脸庞布满纵横交错的“沟壑”,他身着黑色布衣,青筋暴跳的手紧攥一根竹扁担,这些

前不久,参观一个普通的画展,一幅普通的国画,让我接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精神洗礼。画中的老者目光刚毅、慈善,精神矍铄,饱经沧桑的脸庞布满纵横交错的“沟壑”,他身着黑色布衣,青筋暴跳的手紧攥一根竹扁担,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让这幅充满笔墨精华的老者形象透露着强烈的感染力。
我驻足画前,细致观赏,领会、理解画家的一笔一划,对老者所处环境的真实再现,对老者瞬间神情的刻画捕捉,不觉间,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打开心底的闸门,顿时,情思喷涌,心尖颤栗,热泪盈眶。老者多像逝去16年之久的父亲啊!
揣摩良久,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位老者目光、表情,神似逝去多年的父亲,而他手攥的那根竹扁担,更让我忆起父亲为了实现邻家婆婆谋求一根竹扁担的小小愿望,夜走山路几十里的故事。
缠绵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洲上都是土路,一下雨便满是泥泞,出门的人没有下脚的路。半大上午的,邻家陈婆婆从一里之外的龙潭洗衣回来,一手拎着一篮衣服,一手拎着一桶水,从坝底往坝上走,突然,她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在泥地里,一篮洗净的衣服摔了一地,一桶清水散了个精光。
父亲闻讯冲到坝底,搀扶起陈婆婆,不免数落几句,雨天路滑,你就别出门了啋!
哎哟,大哥哥,不去洗明个没有换的,不提水今个就没有吃的!要是有根扁担挑在肩上,人轻松一点,还能腾出一只手来,杵一根棍子,就不会摔跤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父亲接话说,怎么家里一根扁担都没有吗?
陈婆婆说,是哦,家里一根竹扁担用了十几年,断了,想置换一根,可是,我一个孤老婆子能求谁呢?
父亲想也没想说,过几天,队里几个男劳力去山里伐树,我帮你谋一节毛竹,做一根扁担。陈婆婆忙不迭地言谢。
那天落黑时分,去山里伐树的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父亲踪影,母亲急忙追问情况。同去伐树的大牛爸说出了前因后果。原来当天伐树任务结束,大家伙坐上公家预定好的出山车辆,赶最后一班渡船,忽然,父亲跳下车,说给陈婆婆准备好的一节扁担料落在山上了,怎么的都要拿回来,谁也劝不住。
陈婆婆拉着母亲的手好不亏欠地说,这个大哥哥,我只当他是一句客气话,哪晓得他就这么不顾车子不顾船地,为了我这个孤老婆子耽误事呢?
父亲找到了落下的那一节毛竹,却没有赶上出山的车子,只好硬着头皮步行出山。怎奈两条腿如何比得过四个车轮,还没走出山口,天色就暗了下来。紧赶慢赶,丈量了几十里山路,赶到渡口已是凌晨了,只好在渡船上和衣坐了一夜。
一个晚上,母亲提心吊胆,生怕父亲遇上山里的野兽,碰到使坏的贼人,一有风吹草动,都会披衣起来打开门看看。我们几个小的也受到感染,睡意全无睁眼到天亮。
父亲带回来的是一根上好的扁担竹料,两天之后就制作成一根扎实、轻巧的扁担,送给了陈婆婆。老人家莫不感动,从鸡窝里摸出几个鸡蛋追着父亲跑,硬要犒劳父亲。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独自决断卖了家里饲养整整一年的大肥猪,为祖母置办寿材。在母亲看来家里的天塌了,一家人的口粮买不回来,孩子们过年的新衣没了指望,开学的学费没了着落。母亲逢人便诉说,家里揭不开锅了,如何是好?在父亲看来,这是孝子应尽的义务,家里再难,都可以紧一紧、扛一扛,唯独祖母的寿材不可以拖延。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外甥看老舅,侄女看亲姑。看什么?就看他们如何做人做事。父亲没有上过学堂,没有什么文化,不善言谈,对我们几个孩子不会谆谆教导,会的是身体力行地做人做事,通过自己的身教,把敬老孝亲的家风融化在子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
联想到网络热议的老人摔跤扶不扶的问题,如果有人问我,碰到摔跤的老人你扶不扶?我一定会回答,扶!你就不怕被讹吗?不怕!因为父亲早就教了我怎么做,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
画中老者和记忆里父亲的形象和在一起,折射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暖色调,好似一片阳光,让我滋生依偎这片阳光的感觉和美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