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而居

毗邻而居

匣床散文2025-05-16 19:49:34
我们家与学校有缘,在乡镇工作时,与镇初级中学毗邻而居。学校在我们家的东面,一住就是二十二年。不是像昔孟母择邻处,不是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浑然天成。我们见证了学校沧桑巨变,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学校换

我们家与学校有缘,在乡镇工作时,与镇初级中学毗邻而居。学校在我们家的东面,一住就是二十二年。不是像昔孟母择邻处,不是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浑然天成。
我们见证了学校沧桑巨变,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学校换了一届又一届领导,治学严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升学率一直处于市领先地位,每年有很多学生,免费考入市级重点中学。
我们住的是平房,学校那时还没有楼房,高高的围墙,阻挡了我的视线。不见人影,只闻人语响。只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下课时的喧闹。每天早晨,伴随着东方太阳的升起,一男一女两个学生就开始朗诵学生的优秀作文,听着他们字正腔圆、流畅的、富有感情的朗诵,觉得不亚于央视主持人。然后学生开始晨练,放一些歌曲。特别是能听到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校园歌曲,让我激动。经典歌曲,永远不过时,穿越时空,飘过岁月,魅力不衰。它把我带回了,美好的学生时代。《隐形的翅膀》给人以振奋、鼓舞和力量。爱着孩子们的爱,感受到了他们浓厚的学习氛围,感受到了他们的纯真、朝气、阳光、向上。享受着学校的氛围,被学生读书的气氛熏陶着,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体育课,会听到学生打篮球,吹哨子的声音;听到他们进球时,欢快的呼叫;感觉到他们的奔跑、呼吸、跳跃,生龙活虎。听到升国旗时,庄严的国歌,想象出,孩子们行注目礼:为国旗增色,为国争光。
花开时节,花香飘过校园,弥漫我的家,溢满我的心房。围墙边栽的白杨树,慢慢长大,长成参天大树,树枝也友好的伸过来。两个女儿,都在这里读的初中,从这里走出,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学校是她们梦想的摇篮,这里有最好、忠于职守的恩师。
这里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想念那里的朋友、同事,也牵挂着非同一般感情的邻居——学校。
无独有偶,现在居住的楼房,东边依然是学校,是旗第三小学。我家和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买楼房时,也是无意而就。从后面看,一眼就看到学校的教学楼。楼前面花团锦簇,有一排垂柳。从前面看,是操场,有篮球架、跑道。很少看到有孩子跑步,打篮球,那些形同虚设。东面墙上画着:飞跑的、踢球的小朋友图画。南面墙上写着:“更快、更高、更强。”操场上国旗飘扬,从来未看到他们升国旗的时候。前后看遍,学校一览无余。
听到上课的铃声:“上课了,同学们,请走进教室。”下课铃声:“老师,您辛苦了!”感觉到很温馨,很人性化。除此之外,总是感觉这个学校缺少了点什么。
很少看到学生有课外活动,一心只读应试书。应试教育的生产线上,孩子被填鸭式的灌输了大量的知识。死读书,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禁锢了孩子好奇的思维;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的庸才。探索出适合现代孩子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当务之急;培养孩子勤于动脑,善于动脑的习惯,势在必行。这样培养出来的的孩子,才会有开拓的精神,创新的思想,改革的勇气。
把老虎放在动物园里,它就是一只病猫;把雄鹰圈在笼子里,就变成了一只鸡。雄鹰是属于蓝天的,老虎是属于森林莽原的。
前后和学校毗邻而居,感觉截然不同。
在镇里,和学校没有距离感,像朋友,很默契、很亲切、很有感情;在旗里,怎么和学校也亲近不起来,中间好像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咫尺天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