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车记事
要说咱这工薪族攒俩钱可真不易,每月入帐的屈指可数,可上有老下有小的,需要支出的地方可多了:双方老人须孝敬;朋友结婚生孩子迁新居上大学得打点;儿子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都说再苦不能苦孩子,虽不全由着他,但别的小孩子有的,他那儿也差不多齐了;妻子总瞄着那千把元的高档服装,穿起来让我左看右看,并说高档的就是高档的,名牌儿的就是名牌儿的。我心说,那价钱也够高档的呀。试了几次之后,看来不买是挺不过去了,于是从牙缝挤一句话:买!
妻穿了名牌的衣装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儿子嘴里吃着肯德基手里拿着玩具欢呼雀跃,只有我心里暗自叫苦:一个月的收成已被“雨打风吹去”,我那梦寐的愿望啊看来又被延期。
之所以节衣缩食,是想买一部车。驾照已在办公桌里睡了两年多了,看着别人开车的那个神气与自信劲儿,手总是痒痒的,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开车奔驰在回家的路上。
于是就处处节约开支;于是就总是向妻子儿子灌输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并发扬光大;于是就总不厌其烦地说车的种种好处:什么扩大生活空间、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生活内容、缩短空间距离、提高办事效率等等。说白了吧,坐在车里,冬天刮大风下大雪夏天落暴雨砸冰雹跟咱还有关系吗?咱不就彻底告别自行车告别雨靴告别雨衣了吗?
儿子听说买车,快乐的象小鸟儿,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妻却泼来一瓢儿冷水:我说你不让买这不让买那呢,原来是居心叵测。就凭你挣那仨瓜俩枣的,也买车?我于是又把从报上看来的书中查到的朋友那儿听来的,搜肠刮肚一番又一番语言轰炸,或许是咱的攻势太凌厉,抑或是咱这理由太充分,或者是让我磨的实在没辙了,妻终于开金口:那你看着办吧。您可别小看这六个字,按我家的惯例,这就是首肯的代名词,我拿了这尚方宝剑,便可操刀行事了。
可买什么车又把咱给难住了,一看那车价,也不怪妻给我泼凉水。进口车太贵,看来只能是远景规划了,合资的价格也不菲,预算也是无能为力。思前想后,把目标锁定在五万以下的车上,咱老百姓买东西还是求个价廉物美,皮实耐用。
再说存俩闲钱儿也忒难。刚有了一点存款,却赶上了房改,得,一下子就出去几万;等又有了点积蓄,见别人炒股赚了钱,手痒心动,瞅个机会投了几万,却碰上了股市低迷,一跌再跌,看着那股市一路飘绿,把电视砸了的心思都有。现在咱终于明白什么叫石沉大海,音信皆无了。
转了若干个车市,读了若干份资料,咨询了若干个朋友,召开了若干次家庭会议,最终把目标锁定了夏利。这车档次虽低点儿,可那性价比合适,咱用得住,用得起,用着放心。您看那大街小巷黑天白天到处跑的出租,不还是夏利的天下嘛。
说办就办,这不,一辆崭新的骏雅已实实在在的摆在楼前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爱,自己的媳妇自己夸,别人说什么咱不在乎。眼里看着,心里美着,仿佛又找到了当新郎的感觉。
大清早,扫卫生的刚开始工作,我就脸不洗的提桶清水给爱车擦起澡来。擦啊擦,直擦得纤尘不染,光可鉴人。如此这般,坚持月旬。妻说我神经有问题,儿说我是车的爸爸。我说,这是咱家的一员,再说了,你不好好伺候它,它能为你服好务?
有车了!咱也是有车族了。别看你宝来、别克跑的快,又是捷达又是海马的,咱开着自己的小车也把事儿都办了。咱不和你斗气儿,你跑的快档次高你多掏了钱!咱跑的再慢,不也把蹬三轮儿骑自行车的远远甩在身后了嘛。况且市里车越来越多,你也比我快不到哪里去。
送妻上班,接儿下学;星期天儿子要去公园划船,咱开车送到,陪着划;妻要去逛商场,咱有求必应,先陪着转,再陪着吃小吃;丈母娘要去串亲戚,咱义不容辞,买好了礼物,早早地在楼门口候着。放个长假什么的,开车去郊游,去海边兜风,车里满载着幸福,满载着欢笑,满载着希望。
渐渐地,觉得自己已变成了全天候的车夫、拎包儿的、跑腿儿的,并是态度最好的陪练(妻学车时),仿佛被车施了魔法,你那么心甘情愿地去做着一切而不能自拔。于是乐此不疲地跑儿子的事儿,跑妻子的事儿,跑丈母娘的事儿,跑老丈人的事儿,跑丈母娘亲戚的亲戚的事儿……
每当回首一个周末把时间都耗在了这事儿那事儿永远忙不完的事儿上时,总不免露几丝苦笑,兀地想起那个哥们儿说的:痛并快乐着。
好了,不多说了,电话又响了,妻说她舅5点到。咱说声:得令!路过市场咬牙买了几只上好的红夹子蟹,提前5分钟在出站口迎接着咱二舅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久久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